[编者按] 2015年呼和浩特有众多业主在 门前集合维权,事由大量楼盘出现延时、停工、欠薪,造成无法交房后跑路造成业主巨大经济损失。2015年底, 经济会议提出去库存口号,人民日报更是连发几文提倡房企要 。那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,房企项目出现问题自然无法难辞其咎,但是否造成高量库存还另有其因?

城市规划的冒进应对高库存负有责任

近一些年各地 都在大力推进城市化进展,人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后同样看到了过度规划、用地低效粗放的恶果。中国几大鬼城,鄂尔多斯荣登榜首。地方在招商引资时往往会承诺许多规划承诺、政策扶持,区域衍射效果等福利,但实际上很多承诺都无法得以兑现造成项目难卖,赔本赚吆喝也未必卖的出去,化解高量库存也变得更加艰难。

居民衣食住行要花钱,围绕着住房的周围活动,就是小区的经济构架。无数小区构成了城市,小区经济就是城市经济,房地产业就是城市发展的总体体现。那住房房源的供给与市场需求发生碰撞和矛盾的时候,城市发展就会出现诸多问题。市场的购房新需求难满足,市场信心严重缺失, 公信力就会被质疑。

地价与税价不降,房价怎么降?

房价太贵了,太多群众这样说。

大家都嫌房地产商太黑心又来捞钱。现在国家任务中加了去库存, 人都等着房企 ,但房企拍地的地价和税费却没有降。

交易成本、税率、人工费用及工程造价等费用;在新区建楼,可能还会被要求 建 、修路等周边配套工程。有的项目低价和税费就占项目售价的一半以上。2014年,财政报告中的7.9亿元的地方 收入中土地使用权出让占23.8%,还有城市达到60%以上。这些地这么好卖,还能持续多久?

消除制度性歧视是化解库存第1步

农民工城镇市民化,房企应该是双手赞成叫好的,既然能买房,房企对顾客没要求。目前呼和浩特 政策是:规划内区域购买商品住房、二手住房并取得房屋权属证书,或者没房屋权属证书的,持购房合同(协议)及购房 (收据),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的配偶、未婚子女、父母可以申请登记呼市常住 。农民工要买房,月供并不是问题,他们收入并不少,日均150元-200元来算,月薪可达到4500元-6000元,个别有技术的工资能更高。

的问题是基础公共服务(金融、 、子女 、养老)是否能针对他们的情况提供政策改革。

针对性金融贷款政策就能买房

市民买房,一般通过抵押房屋或其他财产获得银行贷款。农民工有的只是宅基地或老房子,只有承包的土地和林地使用权。之前的常用做法是土地规划修路时获得国家赔偿; 拆迁征用高额卖出;耕地承包权被流转到一些公司手中后,抵押给银行贷款。那为什么农民工的宅基地、林地、耕地不能抵押贷款?因为这些不能即时变现。没有担保,没有固定收入流水证明,银行不贷款。而目前农民可以在土地种植上获得收入很少,外出打工的钱却不能在城市买房,极大的限制了农民工进城。

2013年10月1日,温州市出台规定:可以进行交易的12类农村产权包括: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、农村房屋 权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;河南省也已出台:凡在陈真购房商品住房或二手房的,保留进城 农民其原户籍地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、战绩地使用权不变、原有集体财产权益不变;濮阳等地也已开始探索建立完善农民宅基地抵押登记制度,研究制定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在一定范围内交易等政策。那交易后, 是否可以出头为他们做贷款信用担保?答案是可以的。

濮阳市准备实施农民购房 担保,将成立一个政策性置业担保公司,为进城农民买房提供担保。那农民工的收入证明并不稳定;基层 完全可以加强前期调研工作,把调研工作一直延伸到村委会,他们挣多少钱 是一定能知道的。调研后在确保借款人还款能力同时,把出局收入证明材料的范围扩大到村委会,所以即使摆摊买水果也可以进城买房子。

河南漯河、濮阳等地就采取了这种做法,相关政策起了较好的作用。2015年前10个月,漯河房屋销量73万平方米,每个月7万平方米左右,9月后这些政策实施后,每月都有15万平方米销量左右。

政策公平、自主、合理就能买房

制度公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尴尬的词,自古我们就爱攀关系找亲戚,中国8亿农民可惜都没有个有能力的关系。农民工进城买房,制度上公平、自主、合理,就一定会来城市买房。

: 公平,开设农民工子弟 , 设施要比重点 还要好;

医疗:可自主选择缴纳新农合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,保险内容与其他市民无异,缴纳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一致;医疗迁移要么上级 统筹解决,要么协同其他城市共同解决。只要个人有意愿,就可以自主购买当地医保。

养老:按规定继续享受养老政策; 标准与现行国家标准一致即可;

制度公平、地方产业的发展是回乡买房的关键

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,人员流动是地方发展无法避免的问题。许多户籍地的人在北上广其实也很想回来,但受限于工作机会、城市环境、文化素养、公共设施不得不在外乡工作。但对于他们来说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即使是月薪两万,也要挣20年200万买个五环外的房子。这就是地方城市借机蓄力的好时机;而对小城镇来到大城市的人来说,制度公平和工作机会更是他们是否愿意留下的关键。

可低价回购发展公共基础建设

城市规划建设合理、可行,真正解决问题。